网站首页- 专题专栏- 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 帮扶概括
大鹿山下扶贫人 —云南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帮扶纪实
        2021年2月25日,是一个伟大的日子。这一天,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在党的领导下,脱贫攻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已一去不复返!
在这份伟大而光荣的成绩单上,也凝结着云南昌宁大鹿山下一群来自云南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南资本)扶贫人的心血和汗水,他们的真情付出和无私奉献,令人难以忘怀,更值得人们牢记。
不忘初心,勇担使命

        克服困难想实招。自2015年10月,云南资本开始挂钩帮扶保山市昌宁县科街镇玉地里社区。云南资本驻村工作队队员深知自己肩负的重任,承载着帮扶村庄的发展希望,唯有不负云南资本党委的重托,尽心尽责搭平台、觅资源,为当地群众办好每一件实实在在的扶贫事,才是自己的本职和正道。为了迅速了解掌握当地贫困的真实状况,初到岗位的驻村队员一边克服环境恶劣、文化差异、语言不通、家庭困难、本领恐慌等障碍,一边读起地方志,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历史人文、物产特色,在当地干部帮助下进村入户与乡亲们拉家常、话冷暖,了解他们的经济状况和生活动态,了解他们的现实需求和急忧愁盼,了解当地贫困的主要原因,引导贫困群众转变“等靠要”思想,努力改变当地产业“散、小、弱”现状,把特色农产品“种出来,送出去”。通过这一系列工作,培养出了“脱贫一线的新郎倌”邓云杰等一批优秀青年同志,成功把党的旗帜传承到了红色新青年的手中,组织并带领群众把自家的优质农特产品带出大山,送进市场。

邓云杰在走访群众


        倾情培育脱贫志。扶贫重在扶志和扶智,重在激发内生动力。为此,云南资本用心用情用力,摸清搞准扶贫对象情况、盘清其家底,把帮扶做到点子上,极大激发起贫困群众脱贫的志气和干劲,催生出了脱贫攻坚的蝶变效应。积极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引导适龄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加务工收入。邀请复旦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6所高校本硕毕业生到玉地里小学,为师生辅导授课并与家长们交流学习经验;发挥驻村工作队员个人资源优势,在村委会开办补习班,义务给三年级至初三学生辅导作业,累计授课20余次,学习班人数也从最初的2人增加到目前的54人,直接受益学生近100人;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向贫困群众宣传中央、省、市脱贫攻坚方针政策,引导贫困群众自强不息,增强脱贫光荣和感恩意识。驻村工作队员还定期为村民播放广播和电影,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脱贫攻坚的文化动力。


玉地里完小操场的体育设施


        重点围绕县域经济、种猪养殖、核桃种植等内容,开展各类培训活动,充分调动贫困户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2016年协调职业技术学院和相关部门组织开展培训10期,培训600余人次;邀请柯街镇政府领导参加上海交大业务培训1次。始终抓实教育扶贫不松懈,在已拨付30万元改造提升玉地里完小学生活动场地的基础上,云南资本又投入补助建设资金73万元,建成两层296㎡食堂一幢、完善电脑设备和桌椅设施,建成可供20人同时使用的电教室一个。

改善民生促蜕变。玉地里社区是远近闻名的山区村,社区内80%的耕地均在坡度50度左右的山坡上,社区群众常年的生产劳作都得靠“人背马驮”进行,不仅人员安全隐患大,劳动效率和效益不高。为根除此问题,云南资本先后投入230余万元,修造出一条长达3.5公里的产业大道,开通了玉地里社区生产劳作的生命线。如今,每当收获季,欢叫轰鸣的摩托车与拖拉机沿着“产业大道”上下奔忙,运送社区群众在“产业大道”上奋力迈步全面小康。

蜿蜒的玉地里产业大道

        敢胜必胜的担当。云南资本在长达5年的帮扶工作中坚持有担当、有作为,累计协调社会资金110万元,实施帮扶项目6个,为昌宁县人民医院争取普外科、重症监护科(ICU)专科医疗项目2项,协调医疗救护车3辆。公司共计投入帮扶资金近590余万元,主要实施社区学校建设、医务室建设、村民党员活动室建设、产业大道建设、产业发展等项目。

        所挂联玉地里社区于2019年通过国家第三方考核,社区建档贫困户从2014年的187户740人降至0户0人,贫困发生率从47.4%降至0%,人均收入从2016年底的7230元上升至13916元,村集体经济从2.1万元上升至22万元;公司直接挂联的建档立卡29户108人全部脱贫退出,与昌宁县同步退出贫困县序列。

用心用情,以爱扶贫
        “亲情”就是主动作为。扶贫是一份责任,更是满怀的“亲情”和“温情”。如是,云南资本挂包干部总会管走访叫“探亲”,管挂包群众叫“亲戚”,正是长久以来的“探亲”逐渐拉近了云南资本与玉地里社区的距离,书写描绘出了一幅幅和谐和睦的帮扶画卷。玉地里社区至今流传着原总裁王东念念不忘自己“亲戚”家母猪不产崽、公司党委副书记王刚陪自己“亲戚”在昆明医院看病等动人的小故事。透过这些帮扶的琐碎事、温暖事,不难看出云南资本的扶贫靠的不光是党员的使命和担当,更有“温情”的注入和奉献。

“亲情”就是建设家乡。自挂钩扶贫以来,云南资本全体干部职工始终把玉地里社区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用真心在“帮”,用真情在“扶”,把乡村建设放在帮扶工作的第一位,扶真贫、真扶贫。2016年投入40万元建设玉地里社区2个村民文化活动场、投入25万元援建玉地里社区村卫生室,着力解决村级实际困难。


云南资本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志明同志一行参观援建的玉地里社区卫生室


还利用工作队员经费18万元为村委会购置办公电脑4台、打印复印机1台,投影设备1套,解决村委会办公需求和为玉地里小学解决生活用水及校服等事项;还前后投入资金0.36万元解决玉地里社区医务室残留垃圾集中处理问题、投入0.45万元作为社区环境综合整治费用,全面推进社区环境美化工作。2020年利用工作队员经费5万元,对社区周边环境进行提升,协同社区两委争取项目资金100万元,对社区入户道路修建进行补助。

“亲情”就要改革创新。脱贫攻坚离不开方式创新,云南资本始终坚持“干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风险自己担”的思想,深入推进改革创新,成为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员、企业用工联系人,率先以“党建+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改革玉地里社区的甜脆豌豆种植产业,把玉地里群众致富的“金豆子”卖到了省级党政机关食堂餐桌之上。在基层党组织的推动下,肉牛养殖产业也正在蓬勃发展,开启了玉地里社区辛丑“金牛年”。
全局合力,共奔小康
        定点帮扶需要团结协作,云南资本凝聚多方发展力量,迈出了脱贫攻坚新步伐。

        联党建,解决短板弱项。云南资本充分发挥省属国有企业在科技、人才、市场等方面的发展优势,坚持“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基层党建提升年”为契机,扎实开展“双联系一共建双推进”活动,帮助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持续做好党员干部联系贫困群众工作,强化落实第一书记“建强基层组织、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职责,建立健全与玉地里党总支下设的马家箐、中寨和小平田三个党支部的联动机制,促进公司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与玉地里社区党员的教育、管理和交流,共享学习资源和培训机会,提高贫困村党员开展群众工作和扶贫工作的能力水平。

        联产业,奏响致富和弦。云南资本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抓手,深挖对口帮扶地的资源禀赋,推进党建帮扶长效化新体系。打好“致富带头人才牌”、“合作企业项目牌”、“优势产业特色牌”三张牌,充分利用本土人才、单位、企业三方优势,瞄准“输血+造血”的创新发展目标,投入102万元产业发展资金,以“党建+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注资成立鹿山果蔬专业合作社,以“资本合作”为纽带,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分批建设发展种植豌豆基地300亩,带动村集体经济增长、群众增收,引导当地因地制宜发展新兴产业,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产业格局,促使玉地里的土地长出强家底、富群众的“金豆子”。
振兴乡村,迈步新局
        产业引领,新局高起点。乡村振兴,既为了农民,也要依靠农民。把累累硕果转化为真金白银,把收获之喜扩展到精神之愉,就是脱贫攻坚的题中之义。在乡村振兴的新节点,豌豆、油桃及小跑进场的肉牛养殖产业已经把玉地里社区送上了百年新局的高起点。在云南省资本真情的帮扶下,玉地里社区不断探索创新,厘清制度思路,强化产业独立发展能力,培养社区豌豆、肉牛产业振兴干细胞。
        人文建设,文明新生活。2021年,全村通水泥路、水泥路通到家门口的梦想已经实现,生活垃圾集中清运服务系统投入使用,社区公交站台已进入规划范畴, 青桔共享电动自行车也开始在柯街镇投入使用……相信在帮扶单位与柯街镇人民政府的共同努力下,玉地里社区即将大步迈入乡村宜居新时代。
        流不尽的黑惠江水,道不完的云南资本扶贫情。相信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交响乐中,大鹿山下云南资本人谱写的脱贫攻坚小乐章定会久久回响,深情流传。